
课程简介
从历史上的克隆绵羊多利、拯救一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再到 2022 年首例存活了两个月的猪心移植病人,基因工程的技术像是一支改写了自然规律的神奇之笔。随着 DNA 片段合成与测序技术的完善,生命的编码能被我们利用起来去探索甚至实现更多未知的可能:合成可降解塑料、抑制肿瘤生长、减少温室气体等。同时,基因与分子生物作为生物学实验的基础,也是去完成复杂实验所需要的必备技能。
「BioX 基因与分子生物工程」将涵盖从基础生物大分子到遗传信息的传递等内容,并深入讲解基因表达与调控等前沿领域的工作进展。在实验部分,探索者将亲自动手改造基因线路,对工程菌的代谢通路进行调整,使其更好地完成任务。除此之外,大家还将了解其他控制生物系统的方法,如学习如何建立数学模型预测系统行为。
当前学费:22,080 元
常规申请学费:23,930 元
课程预计成果
你将完成一次分子生物学科研,包括课题选择、实验设计、结果分析、海报制作,并获得实际的研究成果产出,用以解决真实的生物学问题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打好基础。
课程内容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表观遗传学、基因编辑的工具、基因编辑的应用场景、合成生物学、基因治疗;蛋白工程;生物模型建立与分析
前置要求
需要高中生物、化学基础,对分子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感兴趣
往届导师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2013年9月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Dr. rer. nat.);随后于2013年12月至2017年8月在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9月加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任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8年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A类)”资助。2018年8月起任Springer Nature出版社《SN Applied Sciences》杂志编委。2019年4月起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2020年12月获得上海科技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22年3月起担任《Frontiers in Natural Products》杂志副主编 (Associate Editor)。
加州伯克利大学博士后,博士后期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分子 RNA(miRNA34)在多功能干细胞的功能以及哺乳类基因体中转座子如何影响细胞的可塑性。目前自己的实验室主要以类器官(organoid)为模型,研究小鼠及人类胚胎外组织的发育以及其缺陷造成的妊娠疾病。
学术助教

张紫菡
2022、2023
届
宾夕法尼亚大学 Life Sciences & Management 双专业
USABO 生物竞赛金奖,目前在 UPenn cardiovascular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lab 参与研究

丁元枨
2021、2022、2023
届
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化学专业博士生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指导员带领团队获金奖、曾参与 CRISPR 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开发

邹翰侨
2022、2023
届
帝国理工大学生物科技专业
兴趣方向是神经科学和认知哲学,想尝试理解意识存在的根源,以及神经信号、思维和语义之间的转码

魏成
2021
届
剑桥大学生物基因学博士生
本科大三时期与同学一起创建了凯斯西储大学第一个国际基因工程大赛(iGEM)竞赛队伍;剑桥大学攻读生物基因学硕士,研究基因突变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